你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mobile.28365365.com关于落实《七里河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七政发〔2017〕180号

 

 

 

 

区人大常委会:

8月31日,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对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审议,并对今后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审议建议。现将落实审议建议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旅游宣传,提升品牌效应

一是加强节会主动宣传。我区已连续六年成功举办兰州百合文化旅游节,活动以“相约百合之都 筑梦一带一路”为主题,通过举办群众文化、经济交流、休闲旅游等多项活动,打造了文化盛会、发展平台以及群众节会,实现了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我区借力市级平台,举办了“寻芳七里河 争识东风面——兰州市淡季旅游推广活动启动仪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区旅游品牌对外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在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的冲刺阶段,我区在甘肃省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文明旅游请你接力”系列宣传活动,整个活动以文明接力棒为主线,以公共交通车为平台,通过文明旅游讲解员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宣传的同时,广泛进行文明旅游传播接力,让更多群体在认识七里河、了解七里河的同时,还引导市民有效提升了文明形象,达到了文明要素“传播与复制”的效果。

二是整合资源集中宣传。今年8月进入金秋时节,我区紧紧把握区域乡村面积大、旅游资源广的优势,策划实施了2017年七里河区乡村旅游节,整合阿干镇、八里镇等6个乡镇森林生态、特色产业、农事体验、运动体育等本土资源,集中开办6场节会形成迅速聚焦效应,切实提高了我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

三是借助媒体引导宣传。携手媒体广泛宣传,充分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在《兰州晚报》、《中国旅游新闻网》、每日头条、搜狐新闻、每日甘肃等主流新闻网站,全方位、多层次对我区旅游资源、重点景区及各项旅游推介活动进行宣传。网易网络平台上以“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和“七里河乡村旅游农家乐”为主题的直播节目,得到了广大网民的一致好评,点击量达15万次之多。《读者》全国刊(2016.22)中“中国西北游 相约在兰州”的宣传版面,图文并茂地对我区旅游开发试点重点项目“石佛沟景区”进行了生动全面的宣传,扩大了七里河区的对外影响力。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增加旅游看点。通过大力挖掘文化旅游内容,以项目为抓手,先后实施了石佛沟景区开发、沈家岭战役遗址修复改造、兰州老街、华夏文明收藏博览园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全力打造以马滩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以石佛沟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旅游、以小西湖为核心的黄河文化旅游、以沈家岭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以彭家坪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旅游以及以厂矿企业为核心的工业矿山遗存文化旅游等“六大组团”,有力地强化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域理念、融合理念、人文理念。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在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中,加快景区建设步伐,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连接核心三谷的11.7公里高规格登山步道已全线打通,设置3个临时停车场,配备12辆观光车,对游客及车辆进行有序分流,确保旅游安全。同时,规范景区管理,完善景区交通引导标识,增设景区内部引导标牌30块,市区主要道路引导牌8块。在此基础上,藏经谷5公里主要通道全线改建正在实施之中。

三是增强人员素养。为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我区根据《全市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的要求,举办了“七里河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聘请了高校旅游专业、安全防火、紧急救援方面的专家教授为农家乐、星级宾馆、旅行社以及景区(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有效的提高了全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传播百合文化,挖掘旅游资源

作为百合种植优势生态区域,我区围绕“百合绽放时,最美七里河”宣传主题,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现“百合之乡”、“天下百合第一村”等百合文化的独特魅力。西果园袁家湾村以百合文化、百合资源优势率先以村委+农户+公司的形式,打造百合谷乡村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百合花观赏节、百合采挖节,让市民零距离了解我区百合种植、加工、饮食等文化内容。魏岭乡绿化村以七里河区扶贫产业创新示范园为依托,打造以百合花、郁金香等多种花卉为主题的户外休闲综合旅游新基地——花语小镇,已建成500亩的苗木基地及200亩的花卉基地。此外,在“最美七里河”手机摄影大赛主题活动中,对我区项目建设、特色产业、民生和谐、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展示,以唯美、写实的手段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人文风貌,表现七里河日新月异的进取与发展变化。

四、建设管理团队、加强人才引进

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区开展旅游开发及创建工作,我区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54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七里河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全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了纵横交错的旅游工作机制。同时区政府决定引进“211”“985”名牌大学的旅游管理等专业人员壮大我区旅游管理队伍,为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下一步,还将尝试从社会群体中挖掘、选拔及培养热爱旅游事业的人员,为区域内旅游资源建言献策、广泛宣传,形成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旅游人才队伍。

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景区规模

我区积极树立品牌意识,狠抓重点项目。今年实施旅游重点项目主要为:石佛沟森林公园风景区项目,总面积4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包括阿干镇和八里镇,总体规划为“一佛、一轴、三谷、四园”,计划总投资31.26亿元,规划期限为12年(2014—2025年),分近、中、远三期进行建设。目前,近期规划建设中已完成石佛沟旅游风景区景观大门建设,连接三沟(石佛沟、烂泥沟、铁冶沟)登山步道完成铺设11.7公里,修建石佛沟景区入口道路0.51公里,烂泥沟景区入口0.7公里;兰州战役沈家岭战斗遗址纪念公园项目,核心区总建筑面积240亩,总投资9000万,重点对三道战壕进行抢救性还原修复,包括纪念景门、烈士纪念墙、战斗英雄实景雕塑、核心纪念碑等构筑物。另外,在核心区周边发展相关附属产业,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军事试训基地、农家果林采摘园等旅游体验内容。截止目前,已对沈家岭地形地貌做了全面详细的勘测,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环评工作;兰州老街项目,是兰州第一座以明清古建风格为主体文化旅游项目,占地面积约202亩,总投资28亿元,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一体的旅游集散地。目前,兰州老街核心区域兰州府已正式对外开放。

六、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

依托我区乡村旅游资源条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一乡一品的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农耕体验、户外运动等乡村度假产品正在完善。2016年乡村旅游人数达到85.2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1.5亿元。累计建成市级旅游示范镇1个,市级旅游示范村8个,星级农家乐146家,扶持农户就业500余人。

七、下一步打算

一是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将黄河楼、兰州老街、黄河母亲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打造成黄河风情线上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依托原有“黄河母亲”文化优势,不断扩展旅游资源,提升我区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扩宽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

二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精心策划包装好下一届“兰州百合文化旅游节”、“兰州旅游五进宣传服务活动”等一系列大型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七里河区旅游资源宣传力度。

三是主动开拓市场招商引资。在我区旅游规划的指导下,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国内外实力强的旅游企业,来我区“看项目、找项目、做项目”,全力推进我区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重点实施对辖区星级宾馆、星级农家乐、旅行社的监管,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mobile.28365365.com

                                                                                  2017年10月19日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